Fan Club 主頁   古仔部落格主頁   Louis' Fans Sharing   古夫人信箱   Forum 聊天區   DV特製短片   DV新聞區   DV相片分享區   公告   
 Louis Koo's English Blog   Louis Koo's sina blog   
現在的時間是 週五 3月 29, 2024 7:08 am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4 篇文章 ] 
 刘慈欣:《三体》之后,再难兴奋 
發表人 內容

註冊時間: 週一 2月 12, 2007 11:07 am
文章: 281
來自: 北京
引用回覆
文章 刘慈欣:《三体》之后,再难兴奋
访谈
刘慈欣:《三体》之后,再难兴奋

纽约时报中文网编辑 困困
2014年5月27日

对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最常见的评价是:他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高到世界级水平,然而这个评价中的使命感与恢宏感,与刘慈欣本人的随意、平常,甚至中庸形成对比。

2009年至2010年,刘慈欣陆续出版长篇科幻小说三部曲《三体》——《三体1:地球往事》《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耗费他三年写成,一出版即引起科幻文学界注意,影响力逐渐发酵,终成为过去20年中国最著名且最畅销的长篇科幻读物:截至目前,《三体》三部曲总计售出超过40万套(每套3册,约120万册), 电影改编权已售出,主流文学热情拥抱刘慈欣,他的知名度远远超出科幻文学领域。

2014年3月,《三体1》英文版开始在亚马逊预售,由美国专业的科幻出版社的Tor Books推出,将于10月正式上架。《三体2》与《三体3》亦在翻译制作中。

《三体》讲述了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之间互相依存又对立的关系,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提出 “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如同一片黑暗的森林,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手,谁先暴露谁就先被灭掉。然而人类在暗黑宇宙中还是暴露了,作为一个整体,拯救世界的重任落在中国人身上。《三体》三部曲具有宇宙观,兼具历史反思与道德探索,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式的中国神话。

刘慈欣《三体》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学创造力,更广泛的,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属性。从1900年代科幻文学进入中国那天起,就背负了“文以载道”的重责,负担了过多的社会功能,梁启超将“科学小说”视为新小说的一部分,以开民智;鲁迅则更看中科幻文学的科学教育功能。之后随中国政权更迭与社会流变,科幻文学开始在意识形态工具和科普工具之间摇摆。

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科幻文学专业的教授吴岩在2011年接受我采访时介绍: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中国,科幻文学被中国官方限定为两种:有关科学家头脑中的想象;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想象。 代表作包括郑文光发表于1954年的《从地球到火星》,不仅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还跑步进入火星;发表于1958年的《共产主义畅想曲》,2001年的北京,是一个共产主义的大花园,毛主席已经过百岁,他仍然精神矍铄……。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科幻文学又因为反思文革继续与意识形态纠缠,直到1983年“百日小文革”中,成为反精神污染的标靶。

1990年代初,因为科幻文学被寄予了科普和现代化的厚望,各地科协相继开办科普杂志,科幻文学迎来繁荣期。其中最瞩目的是四川省科协主办的《科幻世界》,一度是中国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期刊,1990年代鼎盛时期发行量约40万册,在科幻迷心里,有如“圣经”。伴随科幻文学的繁盛,这一文学门类也面临尴尬的归类——这是以科普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属于儿童与青少年读物。

刘慈欣的《三体》将科幻文学成人化了,它引发的反响是民间自发的,与由官方主导的“文以载道”使命感相去甚远。《三体》三部曲自2010年出版后,读者群的范围呈现有趣的膨胀式变化:科幻迷,文学爱好者,科学工作者,企业家,创业者……。中国航空航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书评网站豆瓣网上《三体》对中国航天事业未来走向的启发;互联网公司创办人在社交网络上讨论“黑暗森林法则”与中国互联网创业环境的异同……。

伴随《三体》的风靡,刘慈欣也被赋予了很多遐想。这个1963年出生于山西阳泉的神秘作家,自1989年开始科幻文学创作,直至出版《三体》,他始终都在山西省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担任工程师和管理职位。他不肯透露这家国企的名称。《三体》是他居住在娘子关发电站时的业余创作。他既非体制内作家,也不是职业作家。如果对他的生活施以想象,有可能勾勒出一个迷人的画面:这是一个隐居在山沟里的中国式卡夫卡,他一手挡住笼罩在身上的绝望, 一手握着笔,记录下他所看到的一切 ……。

然而刘慈欣既不是殉道者,也不是苦行僧。他喜欢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 Heinlein)的一句话“我写科幻小说就为了换俩小钱喝点啤酒。” 2011他接受我采访时说:“我的小说特别‘文不如其人’。你要从小说里推断我这个人肯定是完全误会了。我小说里的人,富有超人气质和献身精神,是极端理想主义者。但是我自己在生活中是很普通的人。我的政治观点温和,我也不主张革命也不是特别保守,我既不左也不右,我遵守所有的游戏规则,我和我的行为准则与别人没有什么两样。”

2014年3月,《三体》即将出版英文版的消息引来“三体迷”一阵欢呼,我拨通了刘慈欣的电话。《三体》出版后已经过去三年多,刘慈欣没有再出版任何科幻作品,偶有评论短文刊发在新华社的网站上,除此之外,他变成了人们总在谈论却永远缺席的人物。之所以没有新作品出版,他说,《三体》之后,很难再找到兴奋的题材。而《三体》出人意料的火爆,并没有使他的生活发生本质变化:他依然在山西的大型国企工作,他说:“我已经50岁了,不会有什么事情还能改变我。”

以下是我与刘慈欣的电话访问纪录,经过编辑和删节,并经过刘慈欣审阅。

问:最近亚马逊网上书店出现了《三体》英文版的封面,能否讲讲英文版的出版情况?

刘慈欣:大约两年前,中国有两三家出版社找我谈《三体》国际版的版权代理,最后我选择了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总公司(CEPIEC)代理英文版,他们授予美国专业的科幻出版社的Tor Books来出英文版,这个出版社出版过很多科幻奖“雨果奖”,“星云奖”获奖作品。英文版的译者是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Ken Liu),他的翻译非常流畅。目前《三体》第一部已经完成翻译,大约在今年10月出版;第二部和第三部仍在翻译中,其中与中文版最大的不同是我将另一部小说《球状闪电》的部分内容添加到第二部中,总计增加了大约两万字,以照顾英文读者的更多背景需求。

问:能不能讲讲《三体》改编电影的情况?到底还拍不拍了,什么时候能拍出来?

刘慈欣:2009年,《三体》三部曲还没有特别火的时候,有一家中国的电影公司来跟我谈电影改编授权,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就授予了。这家公司的名字我不能说,他们掌有《三体》国内和国际版影片改编权。之后的事情我就不清楚了,也是我所不能控制的。

问:《三体》出版后,你收到的最“科幻”的读者反馈是?

刘慈欣:《三体》在豆瓣网上有上万条评论,还在增加,我每天都会去看看,要说最“科幻”的读者反馈,我一时还真想不出来,不过我感到最惊喜的读者反馈是:《三体》吸引了很多在中国航空航天部门工作的读者。不是一位两位,而是很多,他们在《三体》的评论中交流中国航天事业未来的走向,讨论怎样提高航天的公众关注度。他们是我最想要的一群读者。当年美国的NASA航天工程师就受到过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小说的影响,假使我的小说能够对中国航天事业有一丁点影响,那我会觉得特别欣慰。

问:你怎么看如今中国现实直逼科幻的状况?

刘慈欣:现在流行一个说法“中国现实很科幻”,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说法。这里的“科幻”形容的是现实中的荒诞,比如科幻作家潘海天的作品《春天的猪的故事》就与死猪漂流黄浦江的新闻契合。但是这样的荒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现实和中国文学中。比如文革时期,红卫兵修改了“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因为红色象征革命,革命当然是勇往直前的,怎么能停呢?目前的“中国现实很科幻”指的是中国快速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荒谬性,而非“科幻性”。科幻还是指基于科学原理的针对未来的想象。

问:写科幻文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逃避现实?映射现实?还是预测未来?

刘慈欣:对我来说,写科幻文学绝对不是逃避现实,我与现实相处得很融洽,现实也没有迫害我,根本没有逃避的必要。这也是主流文学与类型文学的区别,主流文学创作者往往面对现实很焦虑,类型文学则重在享受生活。另外,科幻本身已经成为我的现实的一部分:它是我最重要的乐趣,也是我的事业,并且我希望通过科幻文学有更好的收入。

至于“映射现实”,现在有一种文学门类叫“科幻现实主义”,在这个主义眼中,中国现实是很科幻的。我不反对一些好的科幻作品如此解读现实。但是我们这些走到科幻文学广场上的人,大家来自不同的方向:有的是出于文学的兴趣,有的是因为对政治的兴趣,有的是因为对科学的兴趣。我是比较传统的那一种,是从科幻迷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我更愿意通过科幻文学讲述科学。

科幻文学也是不负责预测未来的。根据我对科幻文学的了解,真正预测了未来的科幻文学寥寥无几。科幻文学的任务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把各种各样的未来的可能性排列出来。以《三体》为例,外星文明有多种可能性:有爱护弱小,尊重生命的;也有跟地球一样不好不坏的;也有黑暗的、可怕的文明。美国一些科幻电影,比如《E.T》和《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就提供了与《三体》相反的外星文明可能性:一种充满爱的文明。这些都是排列未来的可能性,总之科幻文学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预测未来。

问:下面这些问题是《纽约时报》“枕边书”栏目题库里的几个问题,都是跟阅读有关的。你现在床头放的什么书?

刘慈欣:最近我在读美国作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的《如何创造思维:人类思想所揭示出的奥秘》(How To Create A Mind)这本书。主要内容是描述人类的大脑如何产生思维,又如何用计算机创造思维,探讨一些有关思维创造的伦理问题。这本书跟我在构思的一个小说有一定关系。

问:你一直以来特别喜欢并深受影响的作家或书是?

刘慈欣:如果说影响我比较深的科幻作品,一是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另一本是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1984);非科幻类,影响我比较深的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以前有人问我类似问题,我总是忘记提一个作品,今天突然想起来了。有一本书,也很奇怪,是一本不是太多人提起的书,影响我至深——中国作家王蒙的《青春万岁》。这本书与科幻小说在本质上分享一个共同的特征:理想主义色彩,对我写科幻文学影响相当大。《青春万岁》讲的是1950年代发生在北京一家女子中学的故事,那时候共和国刚刚成立,那些重大灾难还没有出现,小说充满阳光和理想主义情结,最大特点就是:纯。在我看来,这与科幻文学很接近。

我大一时第一次读到《青春万岁》,如今接近30年过去了,我还是能够随口背诵那本书王蒙写的序诗:“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前年4月,我在伦敦见到王蒙,很想过去告诉他《青春万岁》影响我很深,但是后来还是没好意思说。

问:除《三体》三部曲外,你会推荐读者读你的哪一部小说,为什么?

刘慈欣:《球状闪电》。因为这本书具有我最想写的,也很推荐的那种科幻内核,同时故事也讲得相对好一些,人物更丰富一些。

问:如果让你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荐书,你会推荐什么书?

刘慈欣:我会推荐美国作家雷·库兹韦尔的未来学著作《奇点临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s Transcend Biology)。奇点”(Singularity)是一个英文单词,表示独特的事件以及种种奇异的影响,人类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奇点”,与之相比,政治,国际或者民生问题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在“奇点”时刻,有可能因为“他者”带来更大更新的问题。比如计算机,一小时的计算量已经是人类计算量的总和,如果有一天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影响人类命运的力量,这完全不是不可能。我推荐习大大看《奇点临近》这本书,就是希望他在关注现实的同时,眼睛的余光也看一点点未来。

另外我也会推荐习大大读读有关“他者”或者“外星人”的书籍。因为外星人是一种不确定因素,它可能一万年都不出现,也可能明天就出现。作为世界大国领袖,应该对外星人做出思想准备,如果外星人出现,国家,地球应该做出什么动作?是否应该设立一个应急委员会?你知道,如果我是人大代表,我就会把这个写成一个提案。

因此我推荐给习大大的关于外星人的书主要有两本: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与拉玛相会》(Rendezvous with Rama )。我不好意思推荐《三体》,《三体》太长了,阿瑟·克拉克那两本都比较短。

你不要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我是认真的。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怎么能不对“他者”有所准备?任何一个执政党,也一定要有想象力,具有线性的眼光和开阔的思路。

问:你觉得哪位作家被忽视了,没有得到充分的赞赏,为什么?

刘慈欣:中国科幻作家韩松,韩松应该得到更多的注意。他的科幻作品的视角独特,风格强烈,内涵丰富,非常具有特色,几乎是不可替代的,也很难再出现他这样的科幻作家。

问:有没有什么书你买来之后以为会喜欢,真正读完之后很失望?

刘慈欣:最近几年出版的中文文学类书,读完之后不失望反而是特例。倒是有一些非虚构类的书籍,看完不会失望,比如英国作家约翰·D. 巴罗(John D. Barrow)的《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The book of universes),布赖恩·格林(Brian Greene)的《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The Hidden Reality :Parallel Universes and the Deep Laws of the Cosmos)。

问:假如你能够与一位作家会面,不管过世的还是还在世的,你希望见到谁,并聊些什么?

刘慈欣:我希望见到阿瑟·克拉克,首先想对他说,他的两本书对我影响有多大;另外就是讨论讨论生活,聊聊航天。他晚年一直到去世前都生活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的一个海边小地方,我感觉跟我住在山西有那么一点相似,我们应该有很多可聊的。

问:如果你能变成一个文学人物,你想变成谁?

刘慈欣:应该是《三体》里的“罗辑”。这个人一开始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当人类命运变化时,他被逼到一定份儿上,也不逃避责任,还有能力扭转局面。他的生活过得很随意。

问:你接下来打算读什么书?

刘慈欣:科幻文学类,我在系统地读“星云奖”,“雨果奖”获奖作品,出于一种必读心态吧。其他文学类作品我计划读法国小说家贝纳尔·韦尔贝(Bernard Werber)的《大树》,还有美国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 和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的《差分机》(The difference engine)。


週五 11月 24, 2017 3:29 am
個人資料

註冊時間: 週一 2月 12, 2007 11:07 am
文章: 281
來自: 北京
引用回覆
文章 Re: 刘慈欣:《三体》之后,再难兴奋
《三体》红了 但作者刘慈欣自称5年没再写1个字
2015.12.22 14:38:27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刘巍 实习记者 蒋静米 发自广州

11月28日晚上,刘慈欣戴着一贯厚重的黑框眼镜,穿着上世纪90年代小城市工程师风格的“土黄色西装配蓝色牛仔裤”,与李云迪、郭碧婷、韩星Rain等穿着时髦礼服的话题明星在厦门同台—他要在一个由时尚集团主办的“2015中国城市时尚盛典”上受领一项“时尚大奖”。

刘慈欣在台上接过了一尊“年度文化推动力特别大奖”奖杯,“以表彰《三体》在文学艺术界、电影界的高度创举”。最后的合影上,所有的潮人都排成一排冲着镜头微笑,“大刘”则背着手站在稍微靠后的位置,表情淡然疏离。

在两日后,刘慈欣也淡淡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之所以飞往厦门参加“时尚盛典”,因为它与《三体》电影有关,“是时尚集团的颁奖会,时尚集团参与《三体》电影,包括现在的制作、以后的宣传,它都会深度参与”。

这算是刘慈欣2015年为数不多的、为了《三体》电影离开山西外出工作的几次之一,去厦门之前,他去北京看了《三体》电影特效。

刘慈欣,生于1963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曾任计算机工程师的“理工男”,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后,连续八次获得中国科幻“星云奖”,并因为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的接连推出,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知名度。

从2006年,《三体》开始在《科幻世界》连载开始,这部长篇小说就在不断创造奇迹。当年年底,《三体》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2011年获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2014年5月26日,《三体》(一)英文版上市;截至2015年,《三体》三部曲在中国的销售量总计已超过100万册。

《三体》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作品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均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

《三体》在互联网圈备受推崇。小米雷军就是典型的代表,在金山集团战略会上,他花了很多时间分享读《三体》的体会,认为其中的哲学道理对制定公司战略非常有帮助。

《三体》的资深粉丝还包括百度李彦宏、联想柳传志、游族林奇、360周鸿祎等互联网大佬。而买下该书版权拍电影的正是游族的林奇。

2015年8月23日,在中国科幻迷的呼声中,《三体》英文版在美国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雨果奖—这是国际科幻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为纪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而设。刘慈欣成为获得此奖的第一位亚洲作家。

获得“雨果奖”使刘慈欣在国内引发轰动。9月15日,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与刘慈欣等一众科幻作家座谈。据刘慈欣事后回忆,李源潮“竟然拿出了《三体》的第一部小说,扉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他自己粗略翻了一下,我看到里面的内容,有很多勾出来的句子和一些批注,可以猜测他看得非常认真和仔细”。

但刘慈欣自己却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大奖表现出理工男一贯的理性甚至冷幽默。他向媒体描述,他得知获奖的那一刻“只想继续睡午觉”,至于那时最想通知谁?他说没有办法,因为手机一直被媒体打进来的电话占满。

11月,李源潮再次表达了对于《三体》的关注。在上海调研期间,李源潮会见了《三体》电影制作方、游族网络的CEO林奇,并勉励说:“把这部电影打造成一张让中国电影跻身世界顶尖水平的名片”。

但当刘慈欣被问及对于《三体》的期待时,却总是保持谨慎的力挺:“国内对高成本科幻片的拍摄目前还缺少一定的经验。肯定不可能每个方面都做到让你百分百满意,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开始,肯定会面临到很多的困难。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赋闲在家的人

“不写科幻,五年了,没有写过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没有什么想法。”刘慈欣在采访开头便给了一个惊人的答案——除了偶尔远程参与《三体》电影制作和零星的其他工作,他都赋闲在家。

总有大大小小的活动邀请这位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新晋得主,而他对于出门参加活动却“没心情”—刘慈欣称,他在2015年外出参加的活动不到十次,其余的,都推掉了。

在小城阳泉,周围没有人知道刘慈欣是谁,尽管这是他长大的地方—“文革”后,刘慈欣随父母从北京下放阳泉,直到考上大学。毕业后,刘慈欣在离阳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小城娘子关的电站中工作20多年,并在娘子关电站写出了他大多数的科幻作品,直到电站被关停、爆破,刘慈欣又回到了阳泉。

有人要投资,提出让刘慈欣当电影导演,导科幻片。他很理智地拒绝了,“做不了”,尽管他也羡慕可以做导演的科幻作者。真正的电影编剧?他也拒绝了,认为自己也做不了,“这是个比较专业的事”:“作家坐在家里就能写,编剧往往要集中到某个地方,它往往是一个团队工作。这种频繁外出的工作对我肯定是不太适合的。”

2014年底,有报道称,刘慈欣正式调入阳泉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但刘慈欣说,他就是“把档案放在那了”,没有去上班:“收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以后应该会有,但也不会太多,只会有一点象征性的收入。”

刘慈欣的妻子在新电厂上班,他便理所当然地留在家住照顾老小,原来在娘子关的朋友随着单位关闭而四散,他便一个人带着家人住在几乎无人相识的阳泉。

但对娘子关他亦无留恋。刘慈欣的一个愿望是在有生之年前往太空。陈鲁豫在访谈中问他,如果能够前往空间站,你希望做什么?

就飘浮在那儿。刘慈欣回答。

作为一个53岁的中年人,刘慈欣喜欢在家照顾老人和女儿:“相比大城市的生活,我肯定更享受在阳泉。我不太习惯被人注意的那种生活。人家只知道我是因为发电厂关了在家呆着的人,一个目前没有家庭负担、也没办法出去工作的这么一个人。”

山西目前是全国经济发展较慢的一个省份,而刘慈欣所在的阳泉市,又是山西发展最慢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的人们压力很大,失业率很高,并且很多人在效益差强人意的单位中“轮岗”—每年只能上那么几个月的班,其他的时间没有任何收入。

“人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为继了,谁还会对你科幻小说这些东西感兴趣?”刘慈欣反问时代周报记者。

刘慈欣没有离开阳泉前往北上广的一个原因,是他在阳泉可以衣食无忧,在大都市就比较困难。“我们这儿的房子才3000多块钱一平方米,即便这么便宜都卖不出去。大片的楼都在空着,还在降价。”

电影投资追加至4亿元

2016年被电影界称为“科幻电影”元年,包括《三体》在内的多部科幻电影即将在这一年上映。

在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之后,原本投资2亿元的《三体》电影第一部,被制作方游族公司追加投资至4亿元—按照原计划,《三体》电影将拍摄6部,总投资12亿元。目前,游族已宣布《三体》第二部启动。

刘慈欣本人也担任了《三体》监制,在电影的官方宣传中,他需要“把控”剧本、参与特效,并且还是电影配套的网络“三体社区”的版主。

在过去的20多年之中,刘慈欣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边缘人,如今获得雨果奖,并参与一个投资4亿元的电影制作,他仍然认为,自己只是边缘化地参与其中:“我能起的作用,主要在视觉上,比如宇宙飞船外星人来了,荧幕上该是什么样子,要做成什么特效……我创作时也是先出画面,再写语言。”

刘慈欣对于自己在电影制作中承担的辅助性工作并不介意:“作为作者你肯定不是电影创作的核心人员,核心人员是导演、制片人、编剧、特效制作总监,你只能起到你力所能及的作用,你不可能像导演一样去掌控整个电影。”

2015年3月,腾讯互娱宣布刘慈欣出任了腾讯移动游戏“首席想象力架构师”,负责世界观的设定。

刘慈欣并不介意在电影或游戏中做类似于代言或者站台的角色:“肯定有这方面的因素,要不人家用你干吗。别的人也可以做你这种工作。挂个名会给你相应的回报,你为什么要介意。你要生活嘛。”

2013年,刘慈欣以370万元的版税收入排在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8位,但他说,除了版税,自己还需要这些工作带来的额外收入。

仍然低的成交量

刘慈欣确实在1978年就开始写他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但在大约1998年、1999年以后,才开始集中地写。而高产期,就是那之后大约十年的时间。

2009年,小说版权转让正在低潮期,刘慈欣将《三体》以非常低的价格转让给了当时“唯一找上门”的导演张番番。对方将合同传真版发给刘慈欣,刘慈欣签字后寄回。尽管《三体》电影开拍前,剧本据称经过了50次修改,并且刘慈欣也参与了,但在电影正式开拍前,他甚至从未见过张番番。

在卖出《三体》后,中影买了三部短篇的改编权:《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并在2014年末宣布立项;稍晚,2010年左右,导演宁浩买走了《乡村教师》—从那之后,刘慈欣就没有再卖出作品。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我所有作品转让改编权的不到十分之一。现在也只有一部作品(改编权转让)在谈。”刘慈欣说,与影视界资本逐猎热门IP的境况所不同的是,即便作为一名知名作者,他的小说改编权热度丝毫不能与“哄抢”二字沾上边。

但改编权价格的暴涨还是给他带来了希望。“目前的改编权市场,人们叫IP的这个市场,这些年这个变化特别快。现在IP的价格、改编权价格,比四五年前涨了至少十多倍。现在的价格,据我所知,有过一个别人的科幻短篇小说,改编权到了150万。在当初(2010年前后),一部短篇小说改编权的价格只有2万-3万。”

“100万作为明星的出场费确实是一笔很小的钱,但是对一个作者的改编权来说是一笔很大的钱。改编权的价格即便现在涨了十倍,它也那么高。一般的话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权能卖个一百万以上也相当的不错。短篇能卖到二三十万已经不错了。”—这已经是“明星作者”的价格了,“因为他们是作者,不是明星。”

而找刘慈欣量身定做IP的公司并不太多。“腾讯游戏脚本就是我写的,只是写得不成功,别人就没注意到而已……你写了未必能成功。有时候会接的。有时候甚至写出来人家根本就不用你的—有时,他们虽然买了但是也没有用。” 刘慈欣说道。

刘慈欣认为,写科幻的其实是很边缘的一群人,没有太多话语权,哪个导演愿意拍我们的作品就给谁。“拍成电影总比没有强,我对他们的艰辛付出深表敬佩。”

在卖出《三体》改编权之前,刘慈欣只卖出过一部《球状闪电》,现在合同已经到期了。“版权又回来了。”但刘慈欣并未显得开心—在他看来,“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科幻电影会进步,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作品拍电影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你真的以为《三体》等了十年二十年还有人愿意拍它吗?”刘慈欣又来了一个反问。

2016年会有大批科幻片上映。“如果这些科幻片全部在票房或别的方面惨败的话,到2017年这条路就被堵死了。”在理性的刘慈欣看来,中国科幻并非外界想象的,一定会朝螺旋上升的光明道路走去—就像他在多部科幻里表达的,未来是不是一定会好?这不确定。

尽管刘慈欣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五年一字未写,但此前他曾向外界表示,最近其实有一部小说,写了两三年的,“但现在全部作废了,突然感觉这个故事失去了吸引力。这是一个作家的噩梦……我下一部作品已经构思了两年,刚刚想到一半。”

尽管长得年轻,但刘慈欣已经迈入了知天命的年纪。他说:“未来我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说创作上,我毕竟是一个作家。”


週五 11月 24, 2017 3:33 am
個人資料

註冊時間: 週一 2月 12, 2007 11:07 am
文章: 281
來自: 北京
引用回覆
文章 Re: 刘慈欣:《三体》之后,再难兴奋
刘慈欣的作品我没有全看
《三体》太长了 只知道故事梗概 :D
看过的当中 印象深的是《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镜子》《带上她的眼睛》
他的作品比较有理想主义 人物常有牺牲精神

《球状闪电》好像已经在电影筹备中
《超新星纪元》主角都是小孩 有些残忍情节 很难拍成电影
《镜子》涉及腐败及意识形态 也不好拍
《带上她的眼睛》是短篇 也不适合影像化 :D


週五 11月 24, 2017 3:38 am
個人資料

註冊時間: 週一 2月 12, 2007 11:07 am
文章: 281
來自: 北京
引用回覆
文章 Re: 刘慈欣:《三体》之后,再难兴奋
今天看了《赡养上帝》《赡养人类》
也不错


週五 11月 24, 2017 9:37 am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4 篇文章 ]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搜尋:
前往 :  
cron
© 2006-2024 kootinlok.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